开云(中国)Kaiyun

    《新华日报》头版深度解读丨走近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绿色负碳产业链

    发布时间:2024-04-16  点击量:

    4月16日,《新华日报》头版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·一线调研》专栏刊发《走近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——“捕捉”二氧化碳,“变”出绿色能源》,聚焦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在行业率先贯通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—绿色甲醇—新能源材料”绿色负碳产业链,报道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加速产业科技创新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探索。新华日报旗下“交汇点”APP、新华报业网同步发布图文、视频报道。


    259915fc58469f59917685f39eee3a3 拷贝.jpg


    报道全文如下:

    石化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被“捕捉”后,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绿色甲醇,直接通过系统管廊进入下游装置,用于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、光伏膜材料等,这样的技术每年可间接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,相当于种植3.7万公顷森林。4月初,记者前往连云港徐圩新区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产业集团,探访这一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。

    “到了现场,你只能看到一条条纵横相连的管道和排列组合的各种塔罐。”企业工作人员事先给记者“打预防针”。果然,驱车抵达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生产现场,记者眼前便出现一座钢铁森林,铁塔、管道整齐排列,其中有座高60多米、直径2米多的银色巨塔,与许多管道相连,塔周还有一层层钢结构搭建的阶梯供工作人员攀爬巡检。

    “这个银色巨塔就是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的主设备之一——主精馏塔,别看它‘其貌不扬’,实则‘内有乾坤’。”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该项目工艺技术负责人付辉告诉记者,“我们将回收来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产的粗甲醇‘输’入塔内,它可以转化为绿色甲醇,最终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——EC/DMC(碳酸乙烯酯/碳酸二甲酯)。”就在一个多月前,这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,实现了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—绿色甲醇—新能源材料”绿色负碳产业链的贯通。

    传统方法生产甲醇,主要由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化石资源制备而成,且在生产过程中依旧会产生二氧化碳。如何将二氧化碳转为原材料,实现“零碳”乃至“负碳”?

    付辉指向远处一个大烟囱侧面多出的一根管道。“这根管道是我们两年前开始设计改造的。大烟囱里排放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,我们通过这根管道,将大烟囱里的二氧化碳抽出来,加入氢气,经过高温高压、催化反应、精馏等一系列程序,最终形成绿色甲醇产品。”

    绿色产业链背后,是新质生产力赋能。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产业集团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秀洁告诉记者,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转型,企业从2018年就开始进行“碳捕捉”的升级改造。在对国内和全球的“碳捕捉”产业化情况进行摸底后,他们将目光投向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的绿色甲醇合成工艺。这套工艺通过将二氧化碳变为制备甲醇的原料,实现其循环利用。引进之后,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技术团队随即开始升级改造。“冰岛的项目年产能只有千吨级,为了让这套设备满足我们十万吨级产能需要,团队对其进行了扩容和提高安全标准,并因地制宜进行工艺的升级融合,最终补足下游产业,形成全球首条完整的绿色负碳产业链。”

    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产业集团总裁白玮表示,石化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生产过程中耦合利用多种能源,进而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。“我们将以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为示范,加快扩大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溶剂、特种工程塑料、酯类高端材料等项目规模,实现对高碳排放传统能源的替代和二氧化碳向新材料的转化,让化石能源回归‘原料’本色,有力助推‘双碳’目标实现。”

   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,特点是创新,本身是绿色生产力。从自主研发光伏级EVA(乙烯-醋酸乙烯共聚树脂),助力中国光伏产业领跑全球,到构建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,为行业提供可参考、可复制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……开云(中国)Kaiyun石化不断释放创新第一动力,沿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,推进“减油增化”、建设智能工厂、探索“全过程减碳”,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

    友情链接: